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来山南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拉萨召开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9月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山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江嘎介绍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我市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就我市高质量发展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江嘎表示,60年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锚定“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团结带领各族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高质量发展迈出稳健步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发展质效持续增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山南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动经济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由最早记录1990年的2.7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04.42亿元,年均增长1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65年的100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21.4亿元,年均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65年的126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193.81亿元,年均增长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最早记录1978年的143.5元增长到2024年的23346元,年均增长11.7%。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支撑能力全面增强。60年来,山南始终坚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发展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交通方面,构建了“铁公机”(铁路、公路、飞机)立体化交通网络,公路通车总里程从1965年的500公里增加到2024年的9835公里。水利电网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大转变,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和行政村主电网覆盖率均达到100%。通讯网络方面,4G网络实现全覆盖,5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近90%,实现了互联网进村入户、移动手机普及到每个人,视频聊天、网上购物、移动支付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山南始终坚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农牧业彻底走出了“靠天吃饭”的历史,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产量从1965年的5.9万吨增加到2024年的17.58万吨。工业从无到有,工业企业总产值从1965年的26万元增加到2024年的61.38亿元,形成了以优势矿产、清洁能源、建筑建材等产业为重点的工业体系。其中,清洁能源开发成效突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已达304万千瓦,占全区三分之一。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加速崛起,202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59.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28.89亿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激励政策,引进创博通航发展低空经济,“雅江1号”智算中心投入运行,中车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园、安琪益生菌等项目建成投产。
民生福祉日渐增进,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提高。60年来,山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福祉得到极大提升。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类学校从1965年的20多所增长到了2024年的467所,学前“双语”教育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和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文盲率从1965年的95%以上实现了全面消除。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机构从最初只有1家综合医院发展到772家,从业人员从不足百人增加到3895人。文化事业成效显著,全市现有艺术团体14个、从业人员403名,非遗传承人达到303人,实现了“县有文化活动中心、乡有文化活动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并重、保护与发展协同”的文化事业发展格局。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2024年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9.58万人次,参保率98%以上。
展望未来,山南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时,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此外,山南还将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山南而努力奋斗。
中央部门网站
西藏自治区部门网站
山南市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