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市上半年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成锋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为发布会现场。
成锋介绍,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至关重要。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按照“投资拉动、产业带动、区域联动、改革驱动、民生先动、安全互动”的工作举措,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经济发展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产业发展稳步向前。农牧业生产平稳,完成春播种植面积39.067万亩,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0.42万吨、0.65万吨、2.88万吨。绿色工业稳步推进,琼结白那光储、乃东才朋风储等11个续建项目稳步推进,已建在建清洁能源电力总装机达592万千瓦。新增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家,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3.3%。新动能不断生成,乃东区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雅江1号”一期建成开服,西藏首家符合GMP标准的现代化化学制剂工厂海思科集团山南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运营。文旅活力逐步释放,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62.12万人次,同比增长38%,实现旅游收入18.24亿元,同比增长58%。
重点项目提速建设。全市501个年度计划建设项目累计开复工424个,开复工率85%,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般债券、“两重”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专项资金36.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9亿元。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7%。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进一步强化政策引领,制定实施《山南市关于〈西藏自治区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贯彻意见》《2025年“幸福雅砻·惠享生活”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西藏山南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着眼“旺季做旺”,积极开展各类消费活动11场,带动消费8803万元,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6%。
城乡建设成效凸显。城市环境“五化”三年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安徽大道提质改造、乃东路综合整治等项目竣工投用,萨热路跨江大桥、城市功能提升改造一期、15个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形象焕然一新。乡村振兴深入实施,“1+N”帮扶措施落实落地,消除风险监测对象432户1496人。196个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已开工195个,资金支出10.6亿元、支出率达到58.05%,其中,35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人畜分离和户厕改造全面铺开,上半年分别完成9689户、2231户。
改革活力持续增强。市政务服务中心完成搬迁并正式运行,278个事项进驻“综窗”统一受理,187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面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开展推介活动17场次,成功与29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协议总投资达82亿元。持续深化受援合作,累计实施援藏项目116个,下达援藏资金3.11亿元。稳步推动国有企业压缩管理层级工作,压减国有企业法人户数4家。
民生福祉保障有力。上半年,就业渠道不断拓宽,124名山南籍高校毕业生实现区外就业,向符合条件的1387名高校毕业生兑现就业创业补贴资金4014.9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85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教育强市深入推进,市特殊教育学校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成功举办山南市第三届“园丁杯”篮球赛、“U13”校园足球联赛等体育赛事活动。公共卫生服务持续改善,市藏医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加快建设,上半年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率达82.11%,位居全区第一。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自7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265元提标至275元,全市各项保险参保29.6万人次,基本实现法定参保人员全覆盖。
下半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部署,进一步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创新举措、克难奋进,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自治区及山南市各级媒体参加发布会。
中央部门网站
西藏自治区部门网站
山南市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