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宜区坚持“试点先行”,积极探索“村财镇管”模式,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由“管不住、管不好、管不实、管不严”向善治善管、用好用活迈进。
巴宜区以百巴镇为试点,在严格遵循“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由镇财政所全面承接村级资金与账目管理工作,具体负责代理记账、资金代管等核心业务,进一步规范了收支管理与审批流程,构建起“乡镇统管、村级使用、规范透明”的财务管理机制,实现村级财务账目清晰、收支合规、阳光运行,有效杜绝了账外账、坐收坐支、截留挪用等问题的发生,降低了村务信访率,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在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后,巴宜区及时将“村财镇管”模式向其余68个行政村全面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村级决策更加民主。“村财镇管”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倒逼“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落地,推动村级决策更加民主规范、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利于乡村发展。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大力整治,巴宜区村级不合理支出同比下降 30%,成功盘活闲置集体资产3处,让“沉睡”资产焕发生机,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基层廉政建设基础更加牢固。“村财镇管”将村级财务置于群众常态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镇纪委精准监督的“三重监督”之下,彻底杜绝了“抽屉账”“账外账”问题,极大地维护了集体和群众合法利益。今年以来,巴宜区实现对102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46亿元集体资产的在线实时监管,累计发现并整改农村“三资”管理问题82个,查处涉村“三资”管理违纪违法问题2件,追回村集体资金74.5万元。
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村财镇管”让村干部从繁琐财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发展生产、服务民生等方面,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中增进了感情、密切了关系、赢得了口碑。同时,由于村级财务全程透明,加深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巴宜区通过财务监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个,涉村财务信访同比下降 60%。
中央部门网站
西藏自治区部门网站
山南市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