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布达拉宫金顶上,拉萨八廓街的甜茶馆里已飘起袅袅炊烟。藏族阿妈次珍正忙着给几位游客添甜茶,她笑着说:“这些年,来西藏的‘亲戚’越来越多,我们家的甜茶馆都快成‘民族团结展览馆’啦!”这样温馨的场景,正是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
2024年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高站位、高标准、全领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工作,全区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各族群众热情响应,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截至目前,154个集体、204名个人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7市(地)全部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提前完成目标任务,30个县(区、市)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市),54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制度创新:
构建民族团结“四梁八柱”
在海拔4500米的那曲市色尼区政务服务中心,“民族团结服务窗口”的牌子格外醒目。来自浙江的创业者李伟正在办理营业执照,工作人员卓玛用流利的普通话为他讲解政策。“现在办事太方便了,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所有手续。”李伟说。这样的便利,得益于我区持续深化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制度体系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需要坚实的制度保障。2024年,自治区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修订《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制定《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若干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工作方案及宣讲大纲》等配套政策,构建起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测评指标,将“互嵌式社区覆盖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等纳入地市党政考核;统筹12.38亿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专项支持323个民族团结示范项目,其中投资8800万元实施的“健康茶进万家”工程,让3459吨低氟健康茶走进农牧区家庭。
日喀则市江孜县创新推行“民族团结积分制”,将群众参与民族团结活动的表现转化为积分,可在指定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这一做法既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案例”。
文化浸润:
浇灌民族团结“精神之花”
在拉萨市实验小学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悦耳的诵读声。五年级学生正在用双语朗诵《中华经典诵读》。“我们学校有藏族、汉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同学,大家都喜欢在一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扎西骄傲地说。多年来,拉萨市实验小学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学习、实践、文艺,让每位学生懂团结、爱团结、护团结。
一直以来,我区坚持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组织编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西藏卷》,系统梳理西藏与祖国各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建成74个县(区、市)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广场(长廊),推出《金珠玛米》等350部民族团结主题文艺作品;实现大中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覆盖,村主干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达92.5%;围绕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创作的《天边格桑花》民族歌舞剧,用艺术形式讲述几代人守边固边的感人故事,巡演期间场场爆满,成为西藏民族团结教育的鲜活教材。
发展赋能:
铺就共同富裕“幸福路”
“道路通了,心就更近了!”2024年10月,随着墨脱县最后一条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完工,西藏实现所有行政村100%通沥青路。基础设施的改善,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金钥匙”。
一直以来,我区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三项计划”,2万余名学生与区外青少年结对,94%以上西藏班(校)实现“两混一共”;打造“高原红石榴”少数民族参观团品牌,辐射带动全区3.94万人次赴区外参观学习交流;实施“区外就业促进计划”,区内高校毕业生区外就业人数持续增加。
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特色产业带动,搭建了各民族共同劳动,共享成果的实践平台。正如珞巴族种植户桑杰所说:“现在的果园里,分不清谁是藏族、谁是汉族,我们只有一个共同身份—‘察隅果农’!”
治理护航:
筑牢民族团结“安全网”
在拉萨市八廓街的“民族团结普法驿站”,法官用汉藏双语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那曲市聂荣县,150多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牧区草场……
我区将民族事务纳入法治轨道,不断创新民族事务治理方式,创建7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2.23万余人,5863户“学法用法示范户”成为基层治理生力军;开发“智慧民族事务”APP,实现民族政策查询、双语服务等“指尖办理”; 建立健全风险研判、纠纷调处、应急预案等机制制度,加强基层治理创新和源头治理,推行“网格化管理”和“双联户”制度。
各族群众一起品,酥油茶才更浓更香。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是贯彻落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的关键之年。站在历史节点上,370万高原儿女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征程,共同描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中央部门网站
西藏自治区部门网站
山南市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