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市藏医医院PCR实验室检测出“阳管”,成为山南市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以来发现的首例,为全市疫情防控严峻性敲响了警钟。自此,市藏医医院的核酸采样人、核酸检测人与病毒赛跑,严格落实“采送检报”工作机制,为全市核酸检测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累计采样22.7万人次,检测53.9万人次,检测速度位居全市前列。
织密指挥体系,做好“采”的保障。疫情发生以来,市藏医医院党委坚决扛牢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坚持“党建+防疫+业务”,向全院广大党员发出倡议书、组建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在各条防控战线上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全院4个党支部、90余名党员积极响应号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医者使命,踊跃报名参加核酸采样工作。医院制定《山南市藏医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方案》,把核酸采样和检测作为落实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推进、统筹协调和现场指挥,抽调医院38名医护人员负责全市安排的核酸采样点、集中隔离点、社区、发热门诊的采样工作,医院核酸采样队伍从晨曦到日暮、从社区到集中隔离点都留下了忙碌的脚印和疲惫的身影,回到驻地,脱下防护服,大家才能喝水、吃饭,休整之后又投入第二天的战斗。截至目前,医院核酸采样队伍完成了市疫情办安排的七轮全员核酸采样任务,以严谨细致、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做到 “应采尽采”,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统筹匹配调度,抓住“运”的关键。标本转运是承接采检匹配的关键枢纽。为保证24小时与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的有效性,核酸样本的采样、送运、检测全面遵循‘126’原则。保证每1小时收集转运1次,采集后2小时送达实验室,实验室6小时内生成检测结果,全流程不可超过24个小时。医院出动“120”急救车辆负责运送标本,优化路线,实施每小时转运制,做好集中收集、集中登记、集中转运,做到采检送各环节无缝对接,采样人员两点一线闭环管理,以高速转运保障高效检测、采样人员安全。
科学精准安排,提高“检”的效率。核酸检测实验室的3台设备、8名检验人员超负荷工作,他们每天都穿着密不透气的隔离衣、防护服,在30℃的实验室里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面对每天数以万计的样本,他们毅然坚守在自己的战斗岗位,每天睡眠3-4个小时就又投入战斗,面对市妇保院、健民医院、仁爱医院、华康医院、和平医院送检的急诊急救病人样本;面对市疫情办安排的其他县区存量样本;实验室的同志顶着任务迎难而上,最高日检测达到2854管。实验室负责人色珍说:“作为一名老党员和检测工作人员,我会率先垂范、带领同志们咬牙工作,尽快出结果,为大家送上一份安心,为全市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争取宝贵时间。”8月24日,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关怀下,实验室补充了2名湖北援藏抗疫检测专家,添置了设备,配备了空调、热水器,检测能力实现提质增效,日检测能力由2000管达到5000管以上。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休息时间有了保障,体力得到补充,同志们更是铆足了劲加油干,实现日检日清。以结果“零差错”、无1例漏检漏报交上了一份答卷,为藏医医院赢得了良好“口碑”。
及时规范高效,加快“报”的节奏。建立核酸检测报告制度,及时上报检测结果,为动态、及时高效上报结果,医院抽调1名信息科的同志在实验室办公室上班,及时处置实验室检测结果上传和阳性患者的网报工作,确保从第一批次样本进实验室到做完最后一批结果都能及时上传。打开藏易通,看到的检测出报告时间为零时1点、3点、5点,这是报送人24小时守在电脑旁,确保各信息系统安全、快速运转并及时将报告传递到群众手机中诠释的责任与担当。
自疫情发生以来,市藏医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共检测核酸样本53.9万份,环境采样160余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市藏医医院核酸采样检测团队不辱使命,勇担责任,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他们勇挑重担,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贡献力量。
中央部门网站
西藏自治区部门网站
山南市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