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铺展到天边的油菜花海吗?见过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卡久寺吗?住过窗含雪山、门临溪流的藏式民宿吗?尝过用高原豌豆制成的粉丝吗?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时光长卷中,洛扎县这颗镶嵌在雪域高原的明珠,正以产业兴旺、文旅繁荣的崭新姿态,诉说着幸福安康的动人故事。
走进扎热镇扎日村,广袤的油菜田格外吸引目光。2013年,村党总支握住党建引领的“金钥匙”,充分发挥当地油菜种植面积广的优势,专门成立洛扎圣田菜籽油加工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菜籽油产业。
为了让清油产业更好地带动村民增收,扎日村探索推行“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225名村民每户入股500元,不仅油菜籽不愁卖,年底还能分红。”村主任白玛仁增算起增收账,眼里立马有了光。“现在,村民年均收入达1.6万元,这清油锅里熬出的可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我工作有3年了,主要负责榨油,每工作一小时有18元钱,一个月平均工资有4千到5千元,离家也近,很不错。”扎日村村民次仁伟色说。
扎日村党总支还积极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扩大清油的销售市场,村里专门开设销售店,扎日村清油的名声越传越远。
近年来,洛扎县在扩大群众就业渠道方面下功夫,大力兴办企业,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除了清油产业,洛扎县的粉丝厂也办得有声有色。
粉丝厂坚持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加工纯豌豆粉丝。从豌豆的筛选、浸泡,到磨浆、成型、晾晒,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粉丝的品质纯正、口感爽滑。
2008年就来厂里工作的洛扎镇吉堆社区居民次仁曲珍,见证了粉丝厂的变迁。“当年一个月工资是450元,现在能拿6200元,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次仁曲珍告诉记者。
如今,“塞卡古托”牌纯豌豆粉丝不仅是当地人餐桌上的常见食材,更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包装上的“洛扎特产”四个字,成了高原品质的鲜活注脚。
雪山脚下的色乡,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白马林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上,库拉岗日雪山巍峨耸立,圣洁而庄严,还有谢翁温泉、拉普温泉等休闲资源,曾经的“穷山坳”成了游客眼中的“秘境天堂”。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色乡村民们的日子渐渐有了新模样,不少人家办起了民宿,借着这份生态的馈赠,从旅游发展里尝到了甜头。近年来,色乡根据小康村现有户型进行精心设计改造,这些民宿各具特色:有的保留了传统藏式风格,屋内的装饰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有的则融入了现代元素,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居住体验。每到旅游旺季,民宿总是一房难求。
“旺季时,240元一晚的房间都要提前预订,一家人忙得脚不沾地,但心里甜!”色乡民宿老板白玛一边和伙伴更换被套一边向记者介绍,“以前,村里道路拥挤,垃圾也多。现在,大家都盖起了新房,路也好走了,不仅有花园还有停车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除了民宿,色乡的饭馆也成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一碗藏面、一杯甜茶,马上来!”不远处益西曲珍的饭馆里,藏面的香气混着甜茶的醇厚在空气中弥漫,她正在热情地招呼着客人。“我开这家饭馆,算起来也有十七年了。这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来这儿的游客渐渐多了,店里的生意也跟着好起来,心里头很踏实。”益西曲珍麻利地端上藏面,围裙上的油渍里透着烟火气的幸福。
海拔3000米左右的边陲小村——拉康镇拉康社区,柏油路平坦宽阔,居民楼错落有致,社区内设施完备,小公园、停车场、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场等,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老人在树荫下聊天,孩童们在一旁嬉戏,家长们守护在旁,整个社区和谐温馨。
近年来,拉康社区结合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民宿和乡村旅游产业,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走进索朗旺姆家的民宿,环境干净又舒适,推窗就能看见晨雾中的山峦,朦胧的绿意随着雾气轻轻流动,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山间的清润。
“我是来这边旅游的,就选了这家民宿住下。这儿的卫生挺让人放心的,老板待人也热情,价格也实惠,住着挺舒心的。”游客桑旦白玛说。
除此之外,拉康镇还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积极发展白肉灵芝种植产业。如今,一朵朵灵芝破土而出,不仅为青山披上“金装”,更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灵药”。
跟随拉康社区副主任扎西旦增一行,驱车来到拉康镇松美山区,一路绕山而行,穿林过溪,颠簸半小时的车程,群山深处,一处灵芝种植基地豁然出现在眼前。茂密的林间空地上,一朵朵灵芝如伞如盖,长势喜人。
“白肉灵芝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我们专门邀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为居民们提供种植技术指导,从灵芝的选种、栽培、管理到采摘,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科学指导,确保灵芝的品质和产量。”扎西旦增告诉记者,“去年,种植了20多亩灵芝,总收入达14万元,今年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了50多亩。”
随行的工作人员生怕惊扰了灵芝的生长,脚步放得极轻,又细心地将杂草一根根摘除。居民米玛说:“自从种起灵芝后,我们不用出远门就有活干,每天还有200元的工资,方便又踏实。”如今,拉康社区的白肉灵芝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成了村民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拉康镇还注重藏药产业的传承与创新。卡曲利民藏医制剂室的成立,为当地的藏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卡曲藏药致力于藏草药的检测与研发,工作人员深入山林,采集各种珍贵的藏草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充分挖掘藏草药的药用价值,生产出一系列疗效显著的藏药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医疗需求,还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
“目前,公司有36名固定员工,还有60多名当地群众做临时工作,另外有25名本地大学生也在这里就业,大家的工资在4500元到17000元左右,公司还包吃包住。”卡曲藏药负责人朗卡曲桑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计划升级为GPP标准,从去年起一直在筹备这项工作,已经筹资建了3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
拉康镇拉康社区在特色种植与民宿旅游上用心耕耘,不知不觉间蹚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路子。“有产业、有风景、有前途,大家的日子才有盼头!”拉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次仁曲桑说,“2021年边境小康村建设全面推进后,社区环境大幅提升,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已接待游客5.8万人次,收入268万余元,还打造了45家家庭旅馆,有力带动群众增收。接下来,我们会深挖本地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提升游客体验。”
从菜籽油的醇香到粉丝的爽滑,从民宿的烟火气到藏草药的珍贵……一个个特色产业如同珍珠般串联起洛扎县乡村振兴的画卷。60年岁月流转,这片高原秘境用产业兴旺的活力、文旅融合的魅力,书写着新时代西藏发展的生动答卷,在雪域阳光下闪耀着幸福的光芒。
中央部门网站
西藏自治区部门网站
山南市相关网站